2011年9月27日,创新教育中心在初中部一楼会议室召开工作交流会,与会人员有施建农教授、刘继忠校长、朱绪兵主任及各任课教师。
会议开始,朱主任回顾了开学初研讨会中所提到的需要明确的几个关系,思考的几个问题,达成的几个共识。指出开学一个月以来,创新教育中心工作中取得的成就和不足。
之后围绕着“如何解读博、雅”“如何理解教是为了不教”“如何面对个体差异”“如何思考人的本性和德育”四个问题,与会人员各抒己见,提出工作中存在的困惑及一些解决措施。施教授在认真聆听了各位教师的想法之后,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对如何培养人才阐述了自己的想法。“博、雅”的人才培养目标,不仅仅在于知识渊博,更重要的是培养出有社会责任感,以天下为己任,有实事求是,科学作风的人。在教学中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其潜能和求知欲,鼓励其超越老师,寻找更广阔的知识空间。而德育教育要避免陷入理论和教条,维护、肯定、尊重其个性独立,同时使学生明白作为社会人,维持独立个性的前提是不影响其他人,不损害他人的利益,肯担当责任。而加强家校联系,达成共识也是学生培养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听完施教授的阐述,刘校长有感而发,教师最重要的是研究学生,个体差异教育,在个性的基础上差异发展。
一句话,可以点燃众生思想。通过交流和总结必将激发教师灵感,开阔教学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