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校新闻 | 学校介绍 | 校园风貌 | 教师风采 | 德育天地 | 教学研究 | 党建育才 | 创新教育中心 | 学生中心 | 国际教育 | 招生 | 校友网
 






 

 

 



























您现在的位置: 国际教育 >> 教育管理

2022-2023学年度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优秀成果征集评选工作通知
日期:2023-03-22   访问人数:496  发布部门:信息中心

各位老师:

为落实北京市20222023学年度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优秀成果评选工作,同时发现并推广西城区中小学在课程建设中形成的优秀成果,西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将组织区级成果征集评选推优活动,请各学校根据以下要求组织好材料报送工作。

一、参评对象

从事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建设的各区教科研部门或个人、各中小学校及其下属部门或个人。

在历次优秀成果评选中获奖的成果原则上不能再次参评。

二、评选范围

(一)课程成果类

1.区域三级课程整体建设成果(含区域课程整体建设,协同推进方面的设计、管理、实施与评价,“双减”背景下区域课程整体协调策略等)。

2.学校课程建设成果(含学校课程整体设计、管理、实施与评价,衔接课程的开发,学科课程群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体系化的德育课程、劳动教育课程、生命教育课程、学校法治教育课程、国防教育课程、生态文明课程建设,与新中高考相适应的学校课程设置,特色作业设计,“双减”背景下的学校课程实践等)。

上述课程中学校课程整体建设成果要体现对《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实施办法》相关要求的落实,在课程结构优化、一体化课程建设、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学段衔接课程设计、课后服务课程安排及课内课后课程一体化设计等方面有明确、具体的设计安排;专项课程建设成果在设计上应体现对核心课程、基于核心课程的跨学科、跨场域课程的设计安排,课程内容选择应充分体现时代特质。劳动教育课程设计力求体现五育融通,多元开放的课程样态。

3.国家课程创造性实施成果(基于课程标准及学生实际对学科课程内容选择及顺序安排的调整设计;不同学科基于同一主题、相同或相关联的内容的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设计;学科课程创造性实施的顶层设计、课程实施典型支撑成果等)。

4.学科实践活动课程成果(含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学科内实践活动成果等)。

5.地方课程建设成果(涉及:市级专题教育综合课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涯教育、我们的城市、经济学等课程及区域地方课程在课程规划、一体化设计、有效实施方式、评价与管理及课程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培养的作用与影响等)。

6.校本课程建设成果(含课程规划、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管理、课程评价,学校特色课程)。

7.高中选修课程建设成果(含选修课程群、选修课的整体设计、多样化实施、创新管理和评价等)。

8.课后服务课程成果(含课业辅导类、体育锻炼类、综合素质拓展类(项目)、实践类(项目)等四类课程及课后服务一体化成果等)

(二)教材成果类

地方课程教材建设成果(含教材编写研究、教材文本、教材实验)

三、内容要求

1.义务教育阶段的成果应能够体现《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版)》《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实施办法》精神。

2.学校课程是培养学生基础能力和群体特质的课程,课程设计应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3.学校特色课程应体现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一类或几类素养的联结关系及其在学校整体课程中的地位和价值所在。

4.(跨)学科实践活动需体现课程化设计,要聚焦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体现与学校整体课程设计的相关性。

5.学科课程建设应当体现学科核心素养,基于学科深入挖掘学生发展的关键切入点,探寻适合学生发展、素养提升的新突破,打破学科壁垒,深化学科联系,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拓展课堂教学边界。

6.学校整体课程设计需贯穿“五育并举”核心思想,体现德智体美劳各育课程的有效融合与有机统一以及“双减”背景下学校在课程建设中减负增效的举措。

四、责权声明

(一)评选过程中活动主办方不收取任何费用。

(二)单位和个人参评即视为同意其入选成果公开出版,无偿提供给其他学校、教师和学生。

五、材料报送

(一)成果申报人提供以下材料

1.申报材料目录样张如下:

2022——2023学年度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优秀成果申报材料目录

单位:(全称)

成果主要参与人员:(不超过五人)

一、      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优秀成果申请表

二、      成果主件:研究报告※※※※※※※※※※※

三、    成果支撑材料

1.  学校整体课程方案

2.  ※※※※※※※※※※※※※※

3.  ※※※※※※※※※※※※※※

2.《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优秀成果申请表》(见附件1),需加盖学校公章;

3.成果主要材料:研究报告(包括背景、实践过程、实践效果、成果特色与创新等内容。电子版必须保存为word文档,格式为.doc或者.docx;

4.成果主要支撑材料(其中必须包含学校整体课程方案——科研室为老师们提供;必须包含成果课程备课资源、教学实践、课程读本、出版物等相关支撑材料;能体现成果辐射作用的市区现场会的相关材料等。支撑材料要相互关联,对研究报告能够起到有力的支撑和印证作用);

5.以上申报材料,要求电子文本、纸质文本各一份(盖学校公章)

(二)同时请提供以下电子版材料一并提交至科研室邮箱ycxxkysh@163.com

1.《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优秀成果选送情况一览表》(见附件2)。

2.《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优秀成果选送情况统计表》(见附件3)。

一览表、统计表要求准确填写所有申报人姓名(不超过五人)及成果名称,与申请表保持一致。

电子文本整理时,每个申报成果一个文件夹,命名方式为:学校-成果负责人姓名-成果名称,文件夹中内容为上述申报人提供的申请表、成果主件、支撑材料(学校课程整体方案、其他)、附件2、附件3等材料;纸质版材料按照申报目录样张的方式命名,顺序整理即可(附件2、附件3不需要提交纸质版)

各申报项目提交的电子版材料,原则上最大不得超过3G。视频材料请使用视频编辑软件压缩转换为低帧率、低容量视频,保证音画清晰即可,不需要高清显示。

六、报送时间、地点

(一)报送时间

2023410日(周一)1700前。

(二)报送地点

本部行政楼213学校科研室。

七、联系方式

联系人:刘老师

电话:8017

电子邮箱:ycxxkysh@163.com

 

附件: .附件1.成果申请表.doc

      2.附件2.成果选送情况一览表.doc

      3.附件3.成果选送情况统计表.xls

      4.附件4.成果评选量化指标体系.doc

                                                                                                     学校科研室

 2023322

 


陈婧媛发布     
 


北京育才学校 信息中心制作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