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异国学子的中文之声碰撞专业舞台,汉语之美跨越山海绽放异彩。2025 年 4 月 25 日,国际部的四位留学生——来自埃及的马瑞万和杜迪兄弟,以及来自蒙古的巴雅尔和朝鲁门同学,在姚瑞芬、张卫红两位辅导老师的带领下,奔赴天津参加 2025“汉语桥”全球外国人汉语大会故事会,在国际汉语文化交流的舞台上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此次“汉语桥”全球外国人汉语大会故事会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五洲汉风网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承办,新华网会展频道鼎力支持,赛事分为预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我校学生参与的华北赛区初赛,由天津大学承办。25日,师生一行抵达比赛现场,随即投入紧张的彩排,为正式比赛做足准备。据悉,此次华北赛区初赛共有来自40个国家的166名选手报名参赛,竞争异常激烈。
4 月 26 日,比赛大幕正式拉开。上午的舞台上,年仅13岁的小杜迪与巴雅尔带来相声《我的优点》,与众多大学生选手同场竞技。他们灵动传神的表情、绘声绘色的演绎,瞬间抓住了评委和观众的目光,以出色的表现跻身前十名,荣获风采奖。下午,马瑞万凭借脱口秀生动展现埃及人学中文的幽默场景,标准的发音与精彩的表演让他在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以前五名的优异成绩成功晋级全国复赛。此外,杜迪和巴雅尔的相声、朝鲁门的演讲《走出舒适圈,迎接新挑战》,以及青山的微纪录片《大栅栏——活着的历史街区》,还将通过上传视频的方式参与此次赛事的线上评选,更多精彩值得期待。
作为国际部首次登上“汉语桥”这一全球赛事舞台的小留学生,他们的出色表现令人瞩目。这份荣誉既源于学生们日复一日的勤奋努力,也离不开辅导老师们的悉心指导,更得益于学校的大力支持与精心培养。在比赛主办方的采访中,杜迪一句充满自豪的“我是北京人!”,将对中国、对母校的深厚情感展露无遗。相信在未来的汉语学习之路上,他们将继续以热爱为帆,以努力为桨,在汉语文化的海洋中乘风破浪,书写更多精彩。












